7月9日至10日,首届“中国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与课程教学创新现场会”在黑龙江齐齐哈尔隆重召开。本次盛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承办,以“深化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与课程教学创新”为主题,汇聚了全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智慧力量。学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杨行炜,产教融合管理处副处长于建军,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科长李翰雄应邀出席。现场齐聚来自全国24个省市、100余所院校的代表及行业企业专家共300余人,各方围绕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。
解码产教融合的“齐工程样本”
产教融合既是国家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重要战略举措,更是民办高校实现特色发展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,是破解办学同质化、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核心抓手。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通过“政校企合作、产学研融合、教学做合一”模式,构建了“四真三化(FT)”课程开发体系,打造“海绵式”学校与“创业型”大学,形成“围绕产业定专业、围绕专业办企业”的可持续路径,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。
产教融合的实体化育人新模式
会议期间,杨行炜一行深入该校产教融合基地考察调研,重点观摩了产教融合课程开发工作坊、校外课堂建设工作坊、管理创新工作坊及齐三车床厂。参观过程中,双方围绕产教融合发展新方向展开深入交流。杨行炜指出,该校“教学车间化、车间教室化”“教学做一体”的实践教学模式,打破了传统理论讲授与实践脱节的弊端,让学生在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,通过实践过程理解理论知识,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综合能力,为产教融合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。作为兄弟院校,下一步,双方要加强合作,携手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。力求在人才培养、课程开发、师资共享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。
锚定方向,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
此次参会,既是一次对标学习,更是一次思想破冰,真正体会并意识到产教融合不是附加任务而是核心路径,教学改革不是“小修小补”而需系统重构。教学改革必须以“产业需求”为指挥棒,将课堂延伸到生产线、实验室、工作坊,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成长;唯有让企业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“受益者”,让课程内容跟上技术迭代、教学方式对接岗位实景,才能真正培养出“用得上、留得住、能发展”的应用型人才。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进一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,加快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,以更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。
- 上一篇:无
- 下一篇:副校长杨行炜一行赴美的集团威灵电机生产基地访企拓岗